首页 培训交流
历城区2018年度督学培训心得体会——韩 培 明
2019-01-09 11:29 编辑:ddxhadmin

历城区2018年度督学培训心得体会

                                                                                   韩 培 明

自2018年11月16日开始,为期六次(天)的历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责任督学2018年度培训,为全区60多位兼职督学提供了专业性极强的饕餮盛宴。这里面既有来自上海、北京等教育发达地区的前沿引领,又有临近地市成熟的经验介绍,即有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阐释,又有各地督学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使自己受益匪浅。通过参加培训学习,不仅仅是对于责任督学的职责定位、工作性质、担负责任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更是对于如何更好地行使和发挥责任督学的作用和影响有了更深入地感悟。谈四点反思体会:

(一)督学职责定位的新认识

第一天的培训中,山东省教育督导学会会长亓殿强会长指出了督学的五项基本职责:1.监督学校依法依规办学;2.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3.受理投诉和举报;4.督促问题整改;5.向上级报告督导情况,概括起来讲就是视察、监督、指导。结合原有的认识,诸如督学入校督导八项经常性事项等具体要求,使我们对于责任督学的职责定位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督学工作提供了更加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方向引领。

(二)责任督学要有“硬功夫”

  打铁尚需自身硬。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变化,给教育督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责任督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海淀区督导室姚军主任的“教育督导之道与术”、上海徐汇区督导室胡占才主任谈的“能力提升”、郑万喻教授讲的“一则章程治理学校”、大连专家沈漪教授研究的“基于数据的质量督导”等等,无不阐述和指出作为当今的教育督学,即得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还得有过硬的理论专业知识和教育素养;光提出问题不行,还得帮助学校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与学校一道解决问题;光会找学校的茬不行,还得学会寻找学校的闪光点,发现学校的优势,推广学校的好经验;光会自己上课不行,还得学会指导别人如何上好课等等。可以说,现在的督学“打铁靠本身硬”,不但要善于学习、善于积累、善于总结,还要有自己的专长。因此督学必须要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提升专业能力,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教育专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教育督导的威信,才能更好的开展督学责任区工作,从而更好的促进和指导学校的发展。

(三)督导方式要有新变化

  以往我们的责任区督学的督导方式一般是随访督导,督导的方法和手段相对比较简单,往往是常规性的每月一次去学校转转看看,重发现问题轻解决问题,没有跟进学校的改进效果。上海的督导方式很灵活,既有随访督导,又有定期的全面督导,而且是以全面督导作为助推学校不断进步的主要督导方式。对学校的督导检查不再是一个时间点上的问题,而是要围绕学校的三年或是五年发展规划进行,看学校的规划是否切合学校实际,是否具有操作性,看学校的规划是否能够真正逐步得到有效落实。他们的督导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更加注重评价方法、评价工具的科学性,更加注重对不同学校的准确定位和差异性评价,更加注重督学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公众的合作,真正实现“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进步”。

(四)设计更加科学有效的督导工作机制

我区的督学队伍虽然以兼职督学为主,但督学们都怀有一腔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怀,都有以区域教育发展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如何更好地发挥督学们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工作实效性,而不是程序性的、任务性的完成每月一次的入校督导任务,需要创新工作机制,设计更科学有效的工作流程与策略,使督学的责、权、利落到实处,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还需要大家共同探索,找寻更好的路径,搭建更好的平台,创建更好的工作机制,实施更好的方式和方法,使这支督学队伍更好的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我区教育发展发挥应有之力。